電暈處理和等離子體處理是兩種常用的表面處理方法,可以用于提高無紡布的表面張力和油墨附著力。下面對這兩種處理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電暈處理:電暈處理是一種利用電暈放電現象改變物體表面特性的技術。在電暈處理過程中,通過施加高電壓到電極上,產生強電場。當電暈電極附近的空氣或氣體與電極之間的電場強度超過氣體的擊穿電場強度時,就會發(fā)生電離現象。這種電離現象形成了等離子體區(qū)域,使得氣體分子被離子化。
在電暈處理無紡布時,無紡布作為一個絕緣材料,通常被放置在電暈電極的正極位置。通過電暈放電,釋放出的電子和離子會在無紡布表面引起一系列化學和物理反應,使得無紡布表面的化學性質發(fā)生變化,表面張力增加,從而提高水性油墨在無紡布上的附著力和印刷質量。
等離子體處理:等離子體處理是一種利用等離子體的化學和物理特性對材料表面進行處理的方法。等離子體是一種高度激發(fā)的氣體狀態(tài),其中包含電離的電子、正離子和中性粒子。
在等離子體處理無紡布時,通常采用等離子體噴射或等離子體表面活性劑處理。等離子體噴射是通過噴射等離子體束來處理無紡布表面,使得表面發(fā)生化學變化。等離子體表面活性劑處理則是將含有活性基團的化學物質噴灑在無紡布表面,然后利用等離子體的能量使活性基團與無紡布表面發(fā)生反應,改變表面性質。
等離子體處理可以改變無紡布表面的化學組成和形態(tài)結構,增加其表面能和潤濕性,提高水性油墨的潤濕性和附著力。此外,等離子體處理還可以去除無紡布表面的污染物和表面粗糙度,使得印刷效果更加均勻和清晰。
在選擇無紡布表面處理方法時,應綜合考慮材料的特性、處理效果和成本等因素,具體如下:
電暈處理適用于大面積、一致性要求較高的無紡布。電暈處理可以在整個無紡布表面形成均勻的等離子體區(qū)域,提高表面張力和油墨附著力。它通常適用于無紡布的批量處理,效果穩(wěn)定且可重復。
等離子體處理適用于局部區(qū)域或特定要求的無紡布。等離子體處理可以通過針對性的化學反應或物理改變來改善無紡布表面性質。它可以根據特定需求調整處理參數,適用于對無紡布表面性質有特定要求的場景。
對于大部分一般應用的無紡布,電暈處理通常是較常見和經濟的選擇。它能夠在相對較低的成本下提供良好的表面改性效果。
等離子體處理一般適用于對無紡布表面性質要求較高的特殊應用領域,如醫(yī)療用途、高端包裝等。等離子體處理的工藝相對復雜,成本較高,但可以實現更精細的表面改性。